2013年7月7日星期日

大红水蓊 抢赚新币

很多人不知道,水蓊的原产地是马来半岛,不过因长久未受重视,本地水蓊种植技术已被台湾远远超越。
在台湾,水蓊已登上“果王”宝座,成为明星水果,种植技术更令本地农友望尘莫及,也错失商机。
事实上,除了本地市场,水蓊在新加坡“有市有价”,柔佛州峇株巴辖一名农友看准创汇机会,通过自己摸索掌握到独创的优质种植法后,生产出肥美健硕、鲜红多汁的大红水蓊,专攻新加坡市场抢赚新币……。
每颗达苹果般大小
有市有价的水蓊是一种必须精耕细作的水果,采收和装篮的处理工作马虎不得,凡事得小心翼翼,缺乏一份耐性都不行。
柔佛州峇株巴辖,就有一名农友黄志忠,种植大红水蓊已有8年经验,凭着勤劳苦干精神,攻破了种水蓊的窍门,成功种出卖相特好、口感与甜度特佳的大红水蓊。
黄志忠所种植的这种大红水蓊,每颗已可达一个苹果般大小,5个就能达到1公斤的重量。
由于新加坡市场需求庞大,大红水蓊采收后,便会立即交由收购商送往新国水果档趁新鲜售卖,根本不够分配予本地市场。
种水蓊经验最重要
种植水蓊,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身为园主,黄志忠凡事亲力亲为,除了按部就班,亲身带领工人进行每个农耕步骤,在采收期,他还必须带头与工人“下田”,以肉眼捕捉每颗拥有最理想成熟度的果实,确保收购商把果实运到新加坡的各个水果档口后,这些果实能摆卖2至3天。
果园卫生、健康,果树才能结果累累,黄志忠认为农耕不能心存侥幸,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最关注果园管理
园内管理是他从事农耕工作最为关注的一环,只有果园清洁与卫生,才能减少病虫害。
他说,只要果园环境理想,便能让工友们在舒适的环境下,轻松愉快的劳作,此举将间接令工友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一举多得。
“烂果、杂草、枯枝残叶、掉落的花蕾以及被淘汰的幼果,都必须时时清除,这样就能避免果蝇和真菌的滋生,让水蓊远离病虫害,整个果园才能健康,达到多产量目的。”
“矮化”果树大丰收
水蓊果树生命力顽强,不怕风吹雨打日晒,更不容易枯死,是黄志忠务农以来,最为得心应手的农耕物。
“若要问我种植水蓊的诀窍,我认为为果园营造通风环境,以及适时的修枝剪叶、将果树“矮化”,是促成丰收的关键一环。”
采用灌溉积水的他说,在种植果树时,必须率先考虑到每个果树的距离,最理想的株距是40尺,若种得太过密集,将令果园通风条件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收成。
“将果树矮化及为果树修枝,能带来通风的环境,将果树修剪成伞形,能达到为果实遮阴之效。
他强调,只要保持环境通风,就能减少很多问题,并避免依赖农药来防虫害。
“水果本来就是健康食品,我向来尽量避免使用农药,若遇上状况与情况需要,我也只是对症下药,薄施药水而已。”
常年皆有收成
大红水蓊产期惊人,常年皆有收成,一年中有4次“大收”,每次大收,都为黄志忠带来数以吨计的硕果,收成令人称羡。
3年即有收成
黄志忠分享成就,他说,一棵树龄3年的果树,若枝干密度够高,一棵树就能有300个以上的套袋,而一棵果树一般成维持十多年的生产期,非常值得投资。
他的两片果园分别种有4至5年树龄,以及7至8年树龄的水蓊树,一般果树在种植3年后,即可开始收成。
采果很考技术
剪刀采果,要练多久才能“满师”?
答案是:最少6个月。
水蓊很考采收技术,工作态度不佳的工人,会影响收成,毕竟果实的成熟度不易拿捏,须靠经验判断,一般的工人至少必须训练半年,黄志忠才愿意让他们开始拿剪刀采果。
“做这行并不容易,凡事都要亲手做,从肥料、农药、修枝剪叶、淘汰幼果到采收,我都自己下田做,当然,我也时时参考最新的种植科技,并与同业互相交流,以期在与时并进下,才不被抛在时代后头。”
求高质量淘汰95%幼果
为求高质量,黄志忠疏剪淘汰95%幼果,种出5粒即可重达1公斤的大红水蓊。
要种植出高质量的水蓊,恰当的疏果是必要条件。从萌花、爆花到套袋,须历时一个月,套袋工作须在疏果步骤后进行。
“一条枝干有时能结出20多串花蕾,每串花蕾往往能结出10至20粒幼果。一般上,我会在每条枝干保留3串花蕾,并在每串花蕾上进行疏果工作,直至剩下4至5粒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粒果实获得良好的成长空间,以便每粒果实都有均称的体积和亮丽的外表。”
他说,疏果工作也有一番学问,他会首选有枝叶遮阴的花蕾来保留,以免幼果因长期暴晒而影响色泽,导致外皮泛白,卖相大大扣分。


水蓊简介:热带地区高产水果
水蓊,又称莲雾、天桃、洋蒲桃,是一种原产于马来半岛,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水果。
水蓊在大马、邻国印尼、菲律宾和台湾,都普遍有农友种植。水蓊的种类繁多,包括红色种、粉红色种、白色种、青绿色种、大果种、马六甲种、泰国Thong Sam Si、印尼本地种等,当然也包括大红水蓊。
水蓊是常年开花结果的高产水果,由于果皮薄及不适合使用农药,因此必须在幼果阶段,即开始在树上成串套袋,才能避免病虫害。
需充足水分供应
水蓊对水分要求高,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茁壮成长。这种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只要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均适合生长。
照顾水蓊与杨桃不相上下,采收工作须分外谨慎,新鲜采收的水蓊可在室温保存约一周。
目前,在马新国崛起的水蓊品种是本土大红水蓊与泰国Thong Sam Si品种。



http://www.nanyang.com.my/node/545990?tid=678

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

宋耀强: 看准时机 海水养殖利润高见效快

  • 位于柔佛州贡贡水产养殖专区的海上箱网养殖, 饲养红鱼、白午鱼、红鳍笛鲷、金目鲈和老虎斑。
      





大马不只遍地机会,就连海域,也一样可发展出庞大的商机。
宋国才有限公司(SKC Ago SdnBhd)就看准时机,通过旗下的鑫鱼场全力开拓海上养殖计划,已在我国开发了5000个海上箱网养殖“鱼池”。
该公司采取直接管理以及和当地人联营的方式,快速崛起成为我国数一数二的海水养殖业者。
这些鱼池分布在柔佛州的贡贡水产养殖专区、邦咯岛以及浮罗交怡沿海,所选之海域都是大马最佳海水养殖区。
宋国才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宋耀强博士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海上养殖业是个利润相当高,见效快的行业。
他说,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优越,如果政府能在政策上作出改革,给予适当的扶持引导,建立完整的体制,再借助科技的养殖,让产量高增长,就能抢攻中国庞大的海鱼市场。
“届时,海水养殖业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与经济增长点,是富民的产业。”
宋耀强在五六年前,亲自到日本、台湾及中国等地,考察当地海产养殖业的经营模式,研究整个产业链的供需运作。
他于2006年成立鑫鱼场,进军我国海水养殖业,隔年在柔佛州的贡贡水产养殖专区开始养殖红鱼、白午鱼、红鳍笛鲷、金目鲈和老虎斑,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扩大生产版图,分别在邦咯岛和浮罗交怡设置养殖场。
“我们饲养的老虎斑主要出口到香港,而其他鱼种则是供给新加坡及柔佛两地的市场。
“我们单是供给新柔市场已经应付不暇,甚至有中国买家,要求一星期出货20个货柜的海鱼,可是我没有这么多的货可供应。”
金属网箱提高产量
我国多采用木框架尼龙网衣的传统网箱,相较日本进口的金属网箱,除了使用寿命超过10年,其强度也提高数倍,更能抵御风浪,减少细菌感染的几率,最重要的是产量会大大的增加。
宋耀强说,只要有400个金属网箱投入养殖,一年就可出口60万个、每个20吨鱼货的货柜,缔造2亿令吉的出口贸易。
“我们有意成为领头羊,但金属网箱相当昂贵,需要投资者的认同,在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他分析指金属网箱成本较高,但以长期投资回酬率,绝对是更具优势的。
未来,他有意进军海参、鲍鱼养殖为代表的海珍品养殖,目前已与中国一家著名的养殖公司展开技术上的交流。
需庞大现金周转
宋耀强说,如果一切管理得当,海上养殖业几乎可达到对半赚的高收益。
他举例,目前每公斤红鱼成本15令吉,售价可达25至35令吉。另外,一年前每公斤金目鲈20令吉,现在已上涨至30令吉。
不过,相对的需要庞大的现金周转,也就是说,如果要做2000万令吉的生意,手上至少要备有1000万令吉的现金周转,一年后收成。
“以我们从事50多年的鱼市场批发经验,养殖业一定会取代自然捕获。
“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年四季皆适合养鱼,好好规划利用,最靠近我们的市场就在中国。”
寻求联营养殖
海上养殖业需要更多拥有共同理念者的加入,提高生产集约化、组织化和产业体系稳定及高效能运作,宋耀强与养殖区当地人合作,一起打造永续经营的海上事业。
随着大环境的改变以及“钱,是一个人赚不完”的想法,宋耀强积极寻求与当地人联营养殖,可由鑫鱼场提供养殖场地、技术或资金支援等,组成一个团体,除了为当地制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同时也能让这个产业做大。
“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已能掌握市场,有了足够的产量,才能做出口的市场。”
他说,在联营的过程中,面对的困难点是,一些当地人不够勤劳,需要花心力教育,灌输团队精神,让合作者以及工人把这份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
观察了解鱼只习性
他说,人工饲养除了硬体设备,在每天喂养鱼的环节,喂养者除了要有经验,同时更需要用心,观察了解鱼只习性,因海上养殖,无法采自动化饲养,不能如同农场内的鸡鸭猪等,投饵者必解凭经验,当鱼群吃得七八分饱时,就停止下饲料。
他说,有经验的饲养者看着一批一批鱼群的浮沉争食,就能判断鱼只有否吃到饲料。
产业链架构松散
宋耀强直言,相较于水产养殖技术先进的国家,我国在这方面处于传统及落后,整个产业链架构松散。
他举例,日本的合作社,集合业者的力量以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鱼苗繁育质量、鱼产价格及数量控制,均有一套完善的系统,集约化管理,统一配置,每个环节业者均各司其职,达至永续经营。
宋国才有限公司从1960年开始,从原本只是鲜鱼批发的业务,近年来拓展为“Ato Z”,即从鱼苗繁育、人工饲养、加工、包装到外销,全包揽的一站式企业。
“目前我们的鱼池,30%的鱼苗是自己繁育的,其余70%则是向其他鱼苗商购买。”
养殖业隐忧:鱼种种质退化
我国海域的鱼种的种质退化,是我国养殖业其中一个隐忧。
宋耀强说,我国政府并没有控制鱼苗的繁育,这将导致养殖亲体数量少、近亲交配、累代养殖,遗传多样性不断丢失。
长期的、单一品种的高密度养殖,往往会诱发养殖种类的高度一致性,对外来干扰和爆发性流行槟缺乏抵抗力,出现抗逆性差、性状退化等病害频繁的问题。
这一点,他希望我国业者间能多交流,互通饲养经验及技术、疾病防治及治疗方法等的资讯,同时向日本合作社学习,参考他们的营运模式。
  


http://www.nanyang.com.my/node/495931?tid=678

谢良德: 收益不高“稳”而渐富 栽种韭菜不亏钱

股神巴菲特奉行的投资的秘诀有三条:第一是不亏钱;第二是不亏钱;第三是参照前两条。
不论什么行业的投资,投资者可达到“不亏”,已是至高境界。
那,从事农业生产,是否也有“不亏”的策略?
有的,不过赚幅不大,只胜在平稳。
在霹雳州的实兆远双溪隆勿区,当地的农民就奉行“不亏”策略,栽种不起眼的韭菜,收益不高却很稳定,经过多年经营,不少农户都因“稳”而渐渐富起来...。
实兆远双溪隆勿区拥有约100英亩的农耕地,当中逾70%的土地都种植了韭菜,平均每天生产超过5000公斤的韭菜分销到国内各地的菜市场。
韭菜每公斤介于两令吉上下、缺货时甚至达三令吉的稳定批发价格,让当地栽种韭菜的农户都渐富了起来,不再似过去栽种菜心、菜豆、青瓜、茹子等平原菜般的看天吃饭。
不必看天吃饭
稳定的收入让农户渐有能力购车、购屋、扩大农耕地和聘用工人栽种菜类,许多农民的家庭富起来后,相续在实兆远和斯里曼绒区购屋迁离双溪隆勿,但每日清晨都还是到回到菜园工作。
目前有村民居住的农村屋子已从早期的约60户减少到逾10家,其他的屋子大都供聘用的外劳暂居。
与实兆远甘榜亚齐海事工业区和红土坎港口毗邻的双溪隆勿菜园村,虽然土地价格受到一路之隔的工业区带动而达到每英庙有人出价达50万令吉,但大部分的村民还是保留着耕地种韭菜或一些平原菜及果树。
价格比一般蔬菜稳定
从事韭菜栽种已逾10年的双溪隆勿农户谢良德(60岁)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韭菜能获得大部分农民栽种的主因是市场价格稳定和有保障。
“不似一般的平原蔬菜价格起伏不定,不时会面对付出血汗收成的菜类却血本无归的问题。”
他说,韭菜的价格虽较稳定,但从下种、除草施肥、采割、检选到包装好搬上罗里运到市场,多种步骤须动用的劳力和时间都会比种一般的平原菜类多,而且无法以机械化替代。
检选韭菜工钱每公斤40仙
检选采割的韭菜是最耗时的工作,农户每天从清晨工作到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坐着检选韭菜,聘用工人检选每公斤须40仙的工钱。
由于检选韭菜工作极耗人力和时间,曾有农户因外劳离去而面对大片成熟韭菜没法收成出售的问题,因此一些面对人手问题的农户都不敢栽种韭菜。
日产700公斤韭菜
韭菜韭菜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类蔬菜,在播种下苗后可以不必翻种的长年收割,谢良德菜园内的韭菜有些已种下10年了还有收割,当然间中的浇水、施肥、除草和防虫害工作不可少,否则将不会有收成。
谢良德从早期的种植多类平原菜瓜豆类,转转种韭菜10多年来,耕地逐渐扩大至今日的逾七英亩韭菜园,平均每日生产500至700公斤的韭菜供应首都大巴刹和怡保巴刹,盛产期甚至一天出产1000公斤应市,其中70%运到雪州士拉央大巴刹。
每捆50公斤庄
他说,菜商的罗里在有营业的日子都会到菜园载菜,由于要赶上应市,菜农须在罗里到来前,将采收的韭菜检选好包捆成每捆50公斤庄方便运输。
“由于要保持韭菜的新鲜度,从凌晨采割、检选至包捆的时间非常紧逼,上午阶段一家人都会总动员联同10数名工人一齐赶检选韭菜,以便在载菜罗里抵达前将菜包捆好。”
在政府推动外劳漂白计划行动时,工人的流动性极大,加上新人检选韭菜动作较慢,当时确实令栽种 韭菜农户大感头痛,有者眼巴巴的看着可收成的韭菜烂掉,有些则召回在外地工作的儿女和亲属回来帮助;谢良德的儿子谢松辉(26岁)也是受双亲从首都召回帮 手,至今一直留在韭菜园成了韭菜农。
盖太空网防雨
韭菜的特殊味道虽比一般的菜类较少有虫害病问题,但农户在菜园除草和疏间韭菜苗时依然须注意叶、茎有无枯黄、烂尾等现象,或是吸食韭菜叶绿素的蝇虫类活动,以免韭菜受病害感染或蝇类吸食而大量死亡影响收成。
谢良德说,雨水会影响到韭菜的成长和肥美度,特别是连串的雨水更会影响到收成,所以韭菜园最好的盖上太空网或可防雨的塑胶物,防止雨水直接打到韭菜苗上。
栽种韭菜收成虽不错,但采收到应市的步骤多且须大量人力,又不能以机械取代,因此双溪隆勿的韭菜农都是家庭式的小规模进行,类似谢良德般聘有工人的较大面积耕地种植的并不多。
韭菜含药用价值
韭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等维生素,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中医书指韭菜性温,味辛,具有补肾起阳作用,故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早泄等病症;含有挥发性 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辛香气味,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而辛辣气味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反 胃、肠炎、吐血、胸痛等症;以及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韭菜和韭花都十分提味,可以炒、拌,做配料、做馅等各式菜肴。
家庭主妇喜欢用韭菜来抄蛋、包饺子或作糕点,熟食小贩则用来抄河粉面条。
  


http://www.nanyang.com.my/node/498966?tid=678

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

中原咖啡要进军海外市场 创造专属越南星巴克

越南是全球第二大的咖啡豆生产国,越南咖啡商现在也要大做咖啡下游产品,扩大经济收益。
越南“咖啡大王”邓黎原羽(Dang Le Nguyen Vu)在瑞士卢塞恩接受路透社访问时指出,仅出口生咖啡豆难永续经营,也无法在全球咖啡市场独占鳌头,因为生咖啡豆是没有品牌的原产品。
他说,要进军海外市场,就必须打造一个国际品牌,创造专属越南的咖啡故事。
越南咖啡商已看到庞大崛起的亚洲市场,他们知道,没有品牌,永远都是出不了头的“代工”。
大马咖啡业商是否从越南的咖啡经验中,领悟到商业攻略,同时作好“攻占”市场准备?
邓黎原羽是越南著名的中原咖啡(Trung Nguyen)的创办人兼公司主席。
中原咖啡是越南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也做出口。
邓黎原羽现在计划扩大海外市场,进军西方尤其是美国市场。
他到瑞士就为要视察市场,为他的生意寻找“可持续性”。
他以美国咖啡品牌星巴克(Starbucks)为例子说明建立国际品牌的重要性。
他说,这个品牌了不起的地方是“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一个故事”,而不论他们卖的是不是道地的咖啡。
邓黎原羽指出,與星巴克这些著名品牌相比,中原咖啡的优势是自己种植咖啡。
越南是罗布斯塔(robusta)生咖啡豆的最大出口国,这种咖啡豆较便宜,主要用来製造即冲即溶咖啡。
以咖啡豆总出口量来说,越南仅次於巴西,巴西是较高档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的最大输出国。
不过,越南和其他生产咖啡、可可、蔗糖等原产品的国家一样,在出口咖啡方面赚取的利润,和咖啡经过加工、包装和外销後的盈利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盼中原咖啡成世界品牌
邓黎原羽指出,如果越南能促进咖啡产量,並通过烘焙、混合及包装等加工作业为咖啡增值,越南咖啡的收益应该可在接下来的15年内,从目前的少於30亿美元(90亿令吉),倍增至200亿美元(600亿令吉)。
“目前,越南出口的咖啡有90%是没有品牌的生咖啡豆,这正是需要改变的情况。”
他希望中原咖啡有朝一日能像星巴克及美国雀巢的Nescafe咖啡一样,成为世界品牌,将营业额从去年的2亿5000萬美元,提高到2015年的10亿美元(30亿令吉)。
“但我们现在的情况就像是蚱蜢斗大象。
在技术和市场方面,雀巢远远超越我们。……因此我们的策略是要更精明、更有针对性。”
明年打入美国市场 看准亚洲市场潜能
邓黎原羽透露,中原咖啡目前出口到60多个国家,並计划在明年打入美国市场,希望可将销量从目前的内销佔70%,外销佔30%,扭转成外销70%,内销30%。
他的另一个重点是亚洲。他看准亚洲人喝茶的传统已逐渐转变,更多人爱上咖啡,认定中原咖啡可从这个迅速成长的市场获利。
“我们的工廠现在是以110%火力全开地在生产,可还是赶不上中国市场的需求。如果说原油是工业经济的能源,那咖啡就是知识经济的动力。”
雀巢公司最近指出,目前在中国大陆平均每人一年只喝三杯咖啡,而香港人是168杯,台湾人是99杯,也就是说咖啡在中国市场深具潜力。 



http://www.nanyang.com.my/node/491399?tid=678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历经考验稳健航行 丞燕飞跃璀璨25年

人生有几个25年?
一家企业历经创业辛酸,兜兜转转直到广被接纳,丞燕国际机构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由一颗微小种子开成色彩缤纷的花朵,丞燕正式迈入璀璨25周年。
丞燕今年庆祝成立25周年,特于9月在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举行年会及“丞燕25耀世共享晚宴”,《南洋商报》受邀参与其盛、与丞燕创办人陈昭妃博士分享她那一路走来的坚持和信念。
钻石经过雕塑后才能绽放耀眼光芒,历经考验的品牌,才能在浩瀚商海中稳健航行。
25年一路走来,创立丞燕品牌的过程难免无法顺心如意,陈昭妃不把任何不顺心视为挫折,反而是一种迫切感,进而转变成正面力量。
“我会督促自己必须再接再厉、努力不懈将讯息传递出去,希望籍这样的方式帮助人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协助他们改善并加强免疫系统。”
她补充:“我从来也没想过对方是否接受我的理念,我希望藉由我的小小力量帮助别人改善健康与人生。”
就凭着这股坚韧不移的信念,陈昭妃成功打造丞燕品牌,更让丞燕在众多直销品牌中鹤立鸡群。
时间证明一切
“时间是证明一家企业能否长存的最佳验证,丞燕成立至今已25年,虽然走来不易,但我们的热情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访谈中,陈昭妃不但散发出独特魅力,更让人不自觉的诚服予她的信念。对丞燕而言,陈昭妃就是一个无人可替代的品牌,丞燕品牌等同于陈昭妃,陈昭妃就是丞燕品牌。
全体努力迈向另一个25周年
回首过去的艰辛,陈昭妃指出,不断学习与成长是她一直以来秉持着的丞燕精神,这段日子她获得了最珍贵的三个财富,即丞燕的信赖与支持、经验与技术,以及丞燕全体上下员工的努力。
“丞燕人是我最重要及最强而有力的支柱,这些年来丞燕所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有着一群怀抱相同信念的人,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平稳和踏实。”
“他们给予了我们无限动力,让我无后顾之忧钻研与开发新产品。”
“公司每一位尽职勤恳的员工、领导管理层、研究人员、生产制造专员甚至服务客服人员,大家齐心协力打造丞燕品牌,我们才能继续迈向下一个25周年。”
专注提升新产品质量
她强调,今后只要全体员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她坚信丞燕品牌可以在接下来的10年或20年继续发光发热。
就丞燕未来拓展计划而言,陈昭妃表示,公司目前将专注推广和提升新产品品质,暂不考虑开拓新市场。
“我认为,维持与稳定产品品质是丞燕的首要任务,我不希望因为拓展计划而影响产品品质。我们不会贸贸然开拓其它仍未进驻的市场。”
她说,唯有在心力足够和计划周详、加上精密的市场研究后才会考虑开拓其他的市场。
2600传销商见证成就
25年对丞燕意义非凡,不但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获得经销商与消费者信赖的最佳见证。
为隆重迎接25周年,丞燕在2012年9月19日于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举办年会,以及9月20日的精英分享会与全球经销商训练会。
丞燕马来西亚分公司也特别举办5天4夜的澳门奖励旅游,带领1000多名获奖人前往澳门参加“丞燕25耀世共享晚宴”。
闪耀直销业
当晚,约2600名来自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香港、南美洲、中国、新加坡和台湾的传销商出席了这项盛会。
丞燕25周年庆典以华丽的威尼斯人歌舞团表演揭开序幕,象征闪耀直销业25年仍屹立不倒的丞燕国际机构。
此外,各国经销商代表更准备了一连串歌舞精彩表演。接下来的丞燕之歌让全场陷入沸腾,全场一同起立为丞燕高歌,歌颂丞燕国际机构、携手迈向下一个25周年。
陈昭妃:没有疾病的国度 梦想化为信念
陈昭妃有着这样的一个梦想,梦想一个没有疾病的国度,从此,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翱翔;从此,生命绵长而充实;从此,云淡风轻,坐看日出和日落。”
从陈昭妃的一席话,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远大梦想。
一路走来,陈昭妃坚持不断开发与传递免疫学知识。究竟要有怎样的毅力,才能让一个外表纤弱的女人咬紧牙根撑过25年?
时间流逝热忱不减
陈昭妃说,当初一开始就希望凭自己的营养免疫学知识改变这个世界。
“只要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对的,能帮助别人,我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最大满足,这也就是为什么25年来我仍然对开发和传递营养免疫学热忱不减,让我一直走下去。”
她说,眼看丞燕传销商对经营这门事业那么有冲劲和热诚,她就有动力坚持下去,不断提醒自己不能松懈,必须加倍努力继续钻研营养免疫学。
预防胜于治疗
出生于台湾的陈昭妃,10岁随家人移居海外,16岁越级入读美国杨百翰大学,26岁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后,从此踏进免疫学和微生物学钻研癌症。
越深入研究癌症,陈昭妃越渴望能防患癌症于未然。研究过程中,她发现了营养与癌症的巧妙关联,并极力钻研营养免疫学和深入研究植物性营养。
致力于宣扬营养免疫学的陈昭妃认为,预防功效远远胜于治疗,细胞分裂的速度快到很难让人想象。
“人们往往察觉不到身体的变化,因此,我一直有着这样的信念,就是将这个理念告诉大家,促他们增强免疫系统。”
植物交响乐揭生命奥秘
除了精彩的丞燕晚宴及全球百大高阶领袖表彰仪式,陈昭妃也在全球经销商训练会中与丞燕伙伴们共赴一场汇集健康盛宴,也就是分享全新的“植物交响乐”(Orchestra)系列产品,一同揭开生命奥秘。
陈昭妃说,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造成寿命减短。
“免疫系统是健康长寿的关键,摄取多种及富抗氧化剂的植物性食物能帮助净化机体、清除体内毒素以及强健免疫系统,让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从而让人延年益寿。”
“植物交响乐集合了熊笹叶(Kumazasa)、明日叶(Ashitaba)、查耳酮(Chalcones)和桔梗根(Platycodon Root)多种植物功效,再各别配搭青柠、金桔、桃子、草莓、肉桂、薄荷、菊花和茉莉花多种口味。”
 



http://www.nanyang.com.my/node/488588?tid=678

2012年10月24日星期三

逾70%产量出口 养殖多曼鱼赚新元

多曼鱼天性凶残,是淡水中的“霸王”。
在数十年前,很少大马人会把它当盘中餐,不过却是钓客“搏斗”的最爱。
事实上,多曼鱼肉质鲜甜,目前已是新加坡人最喜爱吃的鱼类之一。
由于野生多曼鱼逐渐减少,新加坡却有庞大市场,国内开始有人开发养殖多曼鱼业。
多曼择食只吃小鱼
新加坡的多曼鱼市场很大,单在彭亨州云冰养殖淡水多曼鱼,超过70%的产量是往新加坡出口。
多曼鱼作为新加坡著名的佳肴“鱼头米粉”的食材最为合适,鲜美的鱼肉,可以烹煮出浓稠、味道甜美的鱼头米粉,也可剁成鱼块或鱼片,无论是炸、炒,煎都十分好味。
多曼鱼的颜色白底带有黑绿交加的颜色,全身有黑白相间的条纹,犹如“峇迪”的条纹,在阳光照射下鱼鳞耀眼十足。
多曼鱼嘴刁,只吃小鱼,在饲养多曼鱼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天敌”吃掉、生病死亡或其他因素,往往会流失30%至50%的鱼量,换言之,倘若饲养1万条多曼鱼鱼苗,能够养到2公斤的大鱼,只有5000条。
云冰适合养殖多曼鱼
彭亨州云冰地理得天独厚,不但土地肥沃,连河水的水质也适合养殖多曼鱼,加上云冰沿海,渔夫捕捉的小鱼可作为多曼鱼的饲料,因此云冰有好几个大型养殖多曼鱼场。
记者抵达多曼鱼鱼场,辽阔的养鱼场,只见一池池的绿水,里面却潜伏着上万条多曼鱼,当一抛出小鱼饲料,多曼鱼“闻食而至”,大批多曼鱼就会浮在湖面争食。
多曼鱼食性凶猛,行动谨慎,善于隐藏自己,喜欢生活在具有树枝以及水草的水域内。
出口狮城每公斤12元
多曼鱼鱼场场主谢源盛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由于多曼鱼出口至新加坡市场价格高过于提供本地市场,所以他养殖的多曼鱼70%都出口至新加坡。
他说,养殖多曼鱼分为大、中、小,大鱼是2公斤以上,中鱼是1.1公斤至1.9公斤,小鱼是1公斤的鱼只。
“大鱼出口到新加坡的批发价可以高达每公斤12令吉(4至5新币),而在大马的批发价只是每公斤7令吉。”
他说,多曼鱼中鱼以及小鱼提供大马市场,大马人吃鱼不如新加坡讲究,不过还是有市场,只是价格比不上新加坡。
李树香:饲料会影响多曼肉质
多曼鱼鱼场主李树香因为右脚受伤,因此要持拐杖着进行养殖多曼鱼的工作,当他用拐杖敲打着池上小木板时发出的响声,多曼鱼认得主人来到,游上前来。
已经拥有10年经验饲养淡水多曼鱼的李树香接受《南洋商报》采访时表示,多曼鱼具有锋利的牙齿,分为上下两排大牙能够轻易的撕碎,咬死其他鱼类,腮坚硬而粗糙,并有坚硬的舌头。
“多曼鱼不是杂食鱼类,不像一些淡水鱼类什么都吃,面包,菜类都可以吃,比起一些淡水鱼类,比较难饲养。”
他说,幸亏云冰靠海,因此,他们可在附近码头买到渔夫捕捉到的新鲜小鱼,用作多曼鱼的饲料。
水果酵素消灭细菌
他指出,虽然多曼鱼也吃内脏,但是饲料会影响多曼鱼的肉质,会长出许多肥油,长满肥油的多曼鱼不受市场欢迎。
他说,多曼鱼有许多“天敌”,例如吃鱼鸟、猫头鹰、四脚蛇等,都会把多曼鱼给吃掉,所以会四处留意“天敌”,甚至用稻草人驱赶吃鱼鸟。
他说,水果制成的酵素,作用非常多,可以消灭细菌,除臭功能,因此我用水果酿了一桶又一桶的酵素。
“我研究了可以净水的酵素,倒进池中有净水的作用。”
一亩鱼池养1.5万尾
多曼鱼的鱼苗来自泰国,只有数公分长的小小多曼鱼鱼苗,颜色是红色,随着成长,颜色会慢慢开始出现变化,会出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他说,鱼苗必须小心呵护,为了避免空中鸟儿吃小鱼,会在鱼苗场上围住一层网。
“把鱼粗搅碎后,作为饲料,喂食鱼苗。”
他指出,一英亩的鱼池,可以养殖1万5000条多曼鱼。
他说,多曼鱼的呼吸系统和一般鱼类有很大不同,比较接近哺乳动物。
“多曼鱼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上水面呼吸空气,否则的话会在水中溺毙,因此池中冒出泡泡,就是多曼鱼在呼吸。”
“因此鱼池不可以养殖太多的鱼只,不然多曼鱼因为过于拥挤,因氧气不足而死亡。”
他说,有时候,养殖多曼也会失算,就是一池的多曼鱼过多,因为不够空间呼吸而死亡,必须马上进行搬迁鱼只至另外一个鱼池的行动。
水质佳鱼纹亮丽
他表示,要养出颜色鲜艳的多曼鱼,条纹亮丽,水质很重要,就是要在暗色的自然水质,养殖鱼只,才能够养殖出斑纹璀璨鲜艳的多曼鱼。
“干净的水质也很重要,由于多曼鱼只吃肉食,所以鱼池很容易肮脏,所以平均一年必须洗池两次,将鱼只售卖出去之后,或者必须要把湖中的多曼鱼搬迁到另外一个鱼池,把鱼池的水,用抽水机抽出来之后,进行换水的工作。”
他表示,养殖多曼鱼主要是靠经验,若看见有多曼鱼死亡浮在鱼池上,且发现多曼鱼没有生气,就知道不对劲,必须放药水进入池里,跟多曼鱼“治病”。
月花2万饲料费
要把鱼苗养大成为2公斤的大多曼鱼,必须要一年半的时间,届时才有收入,所以养殖多曼鱼是不简单的行业,因为时间长,而且,多曼是肉食性鱼类,所以不容易养殖。
子承父业的谢源盛表示,他从小就是父亲养殖多曼鱼的小助手,这是其父亲的事业。
他说,他相当熟悉多曼鱼的习性,从一手养殖鱼苗,几乎天天去观察多曼鱼,看见多曼鱼逐渐长大,可以卖出获得收入,这也是养殖淡水鱼的一种满足感。
谈起养殖多曼鱼的前景,他说,由于海里的鱼量逐渐减少,也包括淡水河的鱼也因环境污染而逐渐减少,多曼鱼是一种受欢迎的鱼类,尤其是新加坡市场还是会应接不暇。
“因为海产不断减少,多曼鱼的饲料—小鱼也越来越来贵,每个月花费在饲养多曼鱼的饲料费用就需要2万令吉。”
他说,生物链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海洋生物也会影响淡水生物的养殖,这是一个大问题。
多曼生性凶猛
多曼鱼,又称蛇头鱼,可长到重达60磅。
在东南亚,它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寮国等地区。
多曼是肉食性鱼类,生性凶猛,善于隐藏在静态水域。
一般上,多曼在繁殖期间,鱼身的颜色则变为黑带绿的颜色,全身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繁殖期间一般由一公一母2条鱼保护幼鱼,期间脾气非常暴躁,只要阻挡其去路的动物的都会被攻击,在泰国曾有渔民下水无意碰到鱼群被咬伤咬死的事件。
在大马,也有一些钓客曾被咬伤。
多曼的食物主要为青蛙,其他鱼类,蛇,小昆虫,食物少时也会自相残杀。 



http://www.nanyang.com.my/node/486736?tid=678

2012年10月10日星期三

饲鱼养蛙兼引燕 养殖场多元攻略

10月的太平,让人有秋高气爽的感觉。
环山的阿逸昆宁拉律乌鲁甘榜,四周青山环抱,满眼苍翠。
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有一家养殖场傍水而建,灰白色的燕屋在高地上格外引人注目,这家公司正展开名为“多元攻略”的农业养殖计划,朝多元养殖方向投资。
“多元攻略”的战略重点就是一,“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二就是以“多元”应万变,在失之东隅之时,却收之桑榆。
雷栋意:观赏鱼商机大
DUTAPLATFORM有限公司,是由太平一个华裔家族成员组成的投资公司,他们在1年半前,获政府奖掖免税5年,投资了逾百万令吉在太平的7英亩地段上,开始进军多元养殖业。
主要养殖龙鱼
该公司董事经理雷栋意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观赏鱼是农业领域国家关键经济领域(NKEA)的其中一个具有巨大商机项目。
他说,预料踏入2020年,这个行业将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6亿令吉,并制造10万个的就业机会。
“我们研究后,决定选择了霹雳州的特产龙鱼作为养殖场的主要养殖项目,一年后,增加了引燕业、淡水鱼如红非洲鱼与白须公,以及数月前投入的牛蛙养殖。”
依市场走势定投资项目
雷栋意接受《南洋商反》专访时说,养殖业是高风险的农业活动,投资多元养殖场,可以避免血本无亏无归的情况,举例当其中一项养殖业面对市场供过于求,贱价之际,抑或不可预料的疾病爆发时,至少还有其他养殖业辅助,分散亏损的冲击力。
他表示,该公司投入的4项养殖项目,都是针对市场走势进行调查后,才作的决定。
他认为虽然引燕业目前正面对一些出口的问题,只要面对的问题解决,却是一门前景无限,利润高企的行业。
他表示未来需要依靠水产养殖和进口来满足需求,因此,水产养殖潜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该公司在善用整个环境空间下,展开了“水陆空”的多元养殖活动。
引山水养鱼好处多
依山傍水兴建养殖场,可以通过把山水引入养殖场,养殖出优质的龙鱼与鲜美的淡水鱼。
雷栋意说,引山水养鱼的好处多,包括可除土臭味、过滤及换水的不便等外,同时无需负担循环水养殖系统而可省去一笔庞大水电费。
“引用山水,在循环流动式的活水环境下,可养殖不受污染、肉质细嫩、肥美鲜甜的山水鱼。”
他说,一般上,本地的饲养者大多以废矿湖饲养红非洲鱼(RedTilapia),因而有一股“土味”,但是如用活水饲养,不只土味全消,肉质更与废矿湖饲养的完全不同。
活水饲养红非洲鱼
不论是废矿湖或活水养殖的红非洲鱼的市场价格相同,但久而久之,消费人就会分辨两者的差别而选择活水饲养的红非洲鱼。
红非洲鱼源自非洲,繁殖力惊人、抗病力超强的鱼种,被联合国视为穷人最便宜的蛋白质来源之一。从鱼苗到成鱼,需时约5至8个月左右。
该公司所饲养的红非洲鱼,在鱼只养到重约250克至300克时,就售于仲介公司供应至国内医院、政府或学院宿合以及嘛嘛餐馆。
雷栋意说,一只手掌般大小的鱼只,适合个人食用,所以在饲养至4个月后就直接供应市场。
目前,该养殖场的食用鱼的鱼池只有10个,相较于观赏鱼如龙鱼22个鱼池,可说少了一半。
该公司看好淡水鱼的前景,养殖场正在开垦另一地段的鱼池,准备大事投资饲养红非洲与白须公。
饲养牛蛙风险大
从水中游的观赏鱼与食用鱼两大类,再到两栖动物的牛蛙,都是前景备看好的养殖业,这也是该公司大胆投资钜资经营的主因。
牛蛙目前已是酒楼餐桌上的佳肴。尤其是国内大城市与邻国新加坡市场需求殷切。
目前批发价每公斤10至12令吉,没有滞销情况,市场供不应求。
但饲养牛蛙风险颇大,一个不小心也可能血本无归。
从事养蛙业须深知其生存和成长过程的条件及环境需求。
牛蛙容易患病,稍不留意,整池甚至整个养殖场的牛蛙,会在一夜之间死亡。
牛蛙营养丰富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或北美洲,叫America Bullfrog,因为肉质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值高,20年前被引入台湾,而后登陆大马。
该公司是向槟州大山脚购入蝌蚪饲养,蝌蚪是用腮呼吸,在水里生活约50天后,变成小牛蛙。
从蝌蚪变成小牛蛙的成功几率也是约80%。这时,小牛蛙开始用肺呼吸,在小池里生活。细心照顾3个月后,成年的牛蛙就可推出市场。
从蝌蚪到成年蛙,费时5个月。
雷栋意表示必须不时把池中体积较大的牛蛙挑出来,放在体积一样大的池内,因为牛蛙天性凶猛,会攻击小牛蛙。此举可减少牛蛙死亡率,提高收成。
广阔空间可拓引燕业
为了建造这个多元养殖场,难免面对平原地缺乏问题,必须砍伐树木,再填平地段,所以工程费不菲,但却能打造一座环境优美与健康的养殖场,所以在拥有广阔的空间下,可以开拓引燕业,同时也符合了地方政府的条规,远离住宅区。
雷栋意表示虽然引燕业处于开始阶段,但却可看到一些成果,希望这项养殖业可以取得丰收。
他认为现今农业都是采取多元化发展策略,以便可以善用有限空间,争取更大的盈利。 



http://www.nanyang.com.my/node/483450?tid=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