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7日星期四

年仅24岁赴台争取特许总加盟 勇少女带回豪大大鸡排

黄琦云:“连锁加盟,包括总加盟是创业最省时的方式。



一直以来,餐饮行业因门槛低、技术难度不高及投资回酬时间短的因素,受到投资者和创业者的青睐,如今餐饮连锁加盟大行其道,更让许多想开店赚钱的人充满期望。
连锁加盟经营,为许多创业者省去了许多烦恼,只要把“经营模式”学上手,的确是一条便捷又快速的成功之道。
日本是亚洲连锁业最蓬勃的国家,到处可见连锁店,日本著名旅游作家石田裕辅为了其著作《日本˙一路骑下去》而挑战自己,在进行日本环岛游的任务时,不光顾任何连锁店,他要找出日本老杂货店、民宿、居酒屋、拉面店等。
当他把将近2年的旅程化成文字时,日本人才惊觉原来各类的连锁店,已侵蚀他们生活,把日本的小生意经营文化慢慢吞噬了,一些再也找不回了。
根据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零售业独立开店者有80%开店不到1年就关门大吉,能撑上5年的只有8%。
而连锁店开业经营1年就结束的仅有20%,有77%的连锁店能经营上5年,这个调查显示,连锁店加盟比自行创业的成功率高上八成。
台湾也有许多传统店,走上连锁加盟,其中许多成功经营,甚至到海外拓业,士林夜市的“豪大大鸡排”就是其中一家。
看见别人成功,大马许多传统店蠢蠢欲动,想启动连锁和连锁加盟。
事实上,传统店展业比连锁还难,看“豪大大”怎么做?大马特许总加盟又怎样来跟?
总加盟创业最省时 黄琦云胆大也心细
云利集团有限公司是豪大大鸡排的大马特许总加盟,董事兼行政总裁黄琦云现年24岁,年纪轻轻的她不讳言,投资成本是来自家人。
不过,若没有她的胆大和勇往直前,到台湾洽谈,她就拿不到总加盟权了。
一脸稚气的她,到台湾见豪大大海外展业负责人时,面对的第一道问题就是“年纪太轻”。
“年纪轻不代表不能打理一盘生意,或是处理业务和其他问题,正因我年轻,所以多了一分胆量,创业本来就要胆量。”
对总加盟金不菲的这项投资,黄琦云认为,除了胆大也要心细。
分析竞争对手
“连锁加盟,包括总加盟是创业最省时的方式,但是,我不认为省时就可以不严谨,毕竟大马的环境和台湾有所不同。”
在未进行投资前,黄琦云偕同朋友,进行市调工作,尤其是隆灵地区。
“豪大大未进场前,大马已有其他台湾炸鸡排在市场上,尤其是夜市。
“豪大大在台湾已有复合式的店面,品牌定位和其他在夜市的品牌是不一样的。”
她分析竞争对手,包括著名快餐店的优势,也考虑自己的劣势。
“未进场前,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我自己的能奈可以到那一个点上,虽然有家人支持,但是,家人的存款毕竟来之不易。”
申请清真认证 开设中央厨房
在台湾洽谈时,对豪大大海外展业负责人的问题,她逐一根据所收集的资料一一解答,包括大马的原料供应情况、鸡肉价格走势、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市场的不同等等。
她说,鸡肉是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都能接受的食物,尤其是炸鸡,但是,台湾小吃是中华小吃,中华食品要取得穆斯林的信任是不容易的。
“鸡肉原料,我们在地采购,裹粉和腌渍原料,从台湾入口,我们必须克服裹粉和腌渍原料取得清真认证。”
2011年下旬,大马豪大大第一间分店在梳邦再也SS 15设立,同时该公司也在梳邦工业区设立中央厨房和办公室。
台湾接受2个月训练
“连锁加盟是豪大大要走的路线,开设立中央厨房是必要的,除了控制原料的采购、成本,最重要的是素质。”
在台湾接受长达2个月训练的她,熟悉所有的标准作业方式,从采购原料、腌渍、鸡肉裹粉步骤、热炸鸡排方式等等。
“投资者必须了解所有的作业标准,比如油的温度、油的使用量和更换次数等,这都是维持优质品质的基本需求。”
在大马,豪大大采取两种店面方式,第一是走入A级广场的美食中心和商圈门市店面。
2012年4月,豪大大在Pavilion 广场美食广场开业。
“在市场上,我们已有许多竞争者,我们不急于开店,寻好地点才开店也不迟。在SS 15 开总店的主要因素,是因为这里有人流和环境的因素。”
王庆隆从盐酥鸡研发大鸡排
台中似乎是所有台湾小吃的福地。1992年,豪大大鸡排创始人王庆隆在台中一间7-11的骑楼前开始卖起全台第一片大鸡排,而大鸡排的概念源自盐酥鸡这台湾小吃。
豪大大从台中到台北,在士林夜市区的阳明戏院前摆起豪大大鸡排总店,迅速成为了士林夜市里指标性的小吃之一。
其中3个主因是捷运的开跑、2002年台北市政府重新整顿士林商圈,以及王庆隆将台湾人熟悉的盐酥鸡,以30公分长的超大块方式销售,他就是要顾客拿着一大块的鸡肉通街咬着吃。
好吃且值得吃
90年代初,台湾经济经历了“泡沫经济”的危机,在钱袋缩水下,“好吃且值得吃”的传统小吃,纷纷冒出头来,包括盐酥鸡。但一小块一小块的盐酥鸡的吸引力仍然不大。
王庆隆将传统的小块鸡肉,以突破性的“一开四”切法,将同样重量的鸡胸肉切成超大的一片,再以特制酱料腌渍鸡胸肉入味,然后裹上面包粉和地瓜粉调配而成的酥炸粉下锅油炸。
起锅后再洒上胡椒盐,长30公分的鸡排放入印有招牌的油纸内,一大块鸡排满街移动,成为了最佳的广告效益。
CIS系统区隔市场
豪大大在1999年,从台中北上台北,夹着捷运和附近学校的人流,以及“超值”效应,迅速窜红成为士林夜市著名小吃之一。
但是,炸鸡排的技术低,炸鸡排走红后,也引来其他餐食业者跟风。
“豪大大鸡排是台湾首创,不能让市场把正宗和跟风者混淆了,在2002年,我们也导入CIS系统,让豪大大以更具独特优势与市场区隔。”
找出特点,把特点放大,再以CIS强化,再来就是制定标准操作流程。
此外,豪大大也瞄准一些有潜能的国际市场,从2003年起在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及香港申请商标注册。
除了鸡排,豪大大也注重产品研发,开发更多元化的商品。
此外,豪大大也积极发展复合式的店面,除了夜市的传统小档,也设快餐式门市店,让消费者有更多样化的选择。
台湾小吃走红 “观光夜市”功不可没
台湾小吃,包括鸡排、珍珠奶茶、摇摇冰、爱玉冰等能迅速走红,“观光夜市”功不可没。
台北士林夜市和师大夜市、台中逢甲夜市、高雄六合夜市、宜兰罗东夜市,都是游客熟悉的观光热点。
创造“庶民经济”奇迹
世界各地都有在地的夜市,但是,如台湾夜市成为所有观光客都期待拜访,甚至成为旅游观光经济的重点,台湾夜市确实创造了“庶民经济”的奇迹。
台北市士林区,原靠近基隆河的渡口,从士林的农产品到艋舺、大稻埕的货物都在这里交易,1909年设立士林市场一直发展至今。
士林夜市是台北地区最具规模的夜市之一,捷运开抵士林和剑潭,方便的公交系统让士林夜市成为人流最旺的地方。
士林夜市可分成两大部分,一是捷运站对面的临时集中市场,于2005年11月24号正式启用。
由于通风、卫生、环境、公共安全及交通秩序等问题,台北市政府于2002年10月将原士林市场拆除,仅保留日据时代的砖造市场建筑,同时以阳明戏院为中心,扩及文林路、基河路,以至大东路与大南路都在士林夜市范围内。
士林夜市蜕变成观光夜市,商圈商家林立,再加上各式各样的百货商品及经济实惠的美味小吃,不但是台北人夜晚逛街的好去处,更让其他县市的民众为此慕名而来,甚至连国外观光客也趋之若鹜。
梳邦再也具夜市潜能
夜市除了美食、潮流时尚店、咖啡馆林立,还有书店和二手货寄卖等,这些都是因“学生”而形成的市场。
强调卫生、公交系统方便、以年轻消费市场的夜市是台湾促进和刺激内需市场的方案。
梳邦再也SS 15就潜在着“台湾夜市”的潜能。
SS 15 学院林立,不乏食肆餐馆、咖啡座、连锁店、潮流时尚店,连锁经营的美食中心 Asia Cafe的出现,形成了如“士林夜市”的模式。
根据在SS 15商圈的商家指出,近两年来,SS 15商圈的外国和外坡游客日渐增加,尤其是周末及周日。
夜市的“小生意,大未来”和发展观光旅游产业的潜能,是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旅游部必须重新调整和发展的新方向。


http://www.nanyang.com.my/node/452068?tid=67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